燕麦云何洋开讲 | 企业引入新技术,遇到阻力怎么办?
燕麦云   2017-04-21

在业务中利用新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和业绩,如今已经成为企业升级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。

马云在“湖畔大学”开课演讲中,就着重强调了管理、科技和资本是新时代下企业老板们最重要的三大竞争力来源。

多年从事企业信息化服务的经历,使我产生了一个很深的感触——想用技术提升管理和产出,一把手必须在技术领域做些功课,亲自了解、亲自抓,才能把技术带来的优势落在业务实处,更好地保障公司利益、提升管理效率,从而在竞争中取胜。

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。

首先,技术有壁垒、了解起来比较枯燥;其次,技术人员和老板们之间的思维体系通常存在差异,双方沟通起来可能存在障碍。所以,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一把手们了解最新的企业信息化技术,解决大家的疑问,我在燕麦云公众号上开了一个知识和经验普及的小专栏——《何洋开讲》,尽可能每周与大家分享我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反思。

我自己除了是“技术男”,更重要的身份也是企业一把手。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各位企业主有所启发,大家在企业信息化,特别是数据信息安全领域,如果有什么疑问,也欢迎与我微信直连:

上一期《何洋开讲》中,我分享了一个关于“企业数据信息安全”的真实案例,特别强调了“完善安全预案”对于公司数据资产的重要性。但在实际工作中,类似产品落地到企业时,往往会受到一些抵触。

公司是由人组成的复杂体,就像个小社会。老板是舵手,但具体工作的落实,还是要由员工来完成。

这周我收到一位朋友的留言,他的情况很有代表性:

这位朋友是一位优秀的实干家,在广州经营一家100人左右的工厂,他的产品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都很受欢迎。优秀的老板通常对新科技、新价值的认知是非常迅速的,但当他想引入一些技术产品提升管理时,他的一些员工提出了不同观点。

观点一:“系统不好用,工作效率被拖慢了。”

朋友公司的员工提出,原来可以用插拔U盘、微信、QQ来简单处理的事情,现在全都要通过系统走授权流程,工作效率会被拖慢。

从辩证的角度看,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优缺点,决策者需要做的是权衡利弊。站在公司角度如果任由员工使用私人U盘、微信、QQ来传输公司重要数据资产,泄露商业秘密的机会就会变得无限大;而敏感级别不高的信息,确实可以选择最快捷的传输共享方法。

我的经验是:老板要对企业数据信息做一次筛选整理,把“机密重要数据”和“普通数据”分好类。前者一定保证安全性优先,后者可以视情况而定。磨刀不误砍柴工,切勿因小失大。

这里有一个小贴士:企业管理者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尽量选择用户体验好的产品,可以从使用感受和培训材料的难易度这两个方面来做出主要判断。

观点二:“不就是存储吗?有更便宜的解决方案。”

从朋友的反馈中我能感觉到,他的很多员工把存储和管理的概念给混淆了。

员工给老板更好的建议,节省成本,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。但作为老板,需要区分自己的需求到底是“存储”、还是“管理”。

如果仅仅是数据存储,这时候用一个移动硬盘、或者一个廉价NAS设备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;

但如果需求是管理,要的是公司数据资产的底层搭建(未来可能会有新的策略利用和增值空间)、和机密数据信息的把控,那么使用一个安全性无保障、任何人都能自由访问的廉价NAS设备,就存在很大的危险性,这点老板们需要心里有数。

我的经验是:区分是“存储”还是“管控”,将“安全性”和“可延展性”纳入衡量标准,选择性价比高而且靠谱的产品。

观点三:员工不愿意被管,不愿意学习新事物。

“想管”与“不愿意被管”,可以说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主要矛盾之一。

我自己作为企业管理者,在引入任何新的管理类IT系统时,都倾向于主动向员工传达管理者的意图和范围。例如,公司要管控的是数据资产,不涉及任何的个人隐私,这样做既天经地义,又不会引起员工无端的猜疑。

另外,在很多我服务过的企业中,都存在员工不肯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现象。IT人员为了在自己的KPI和员工感受之间取得一个平衡,被迫修改技术和流程,不按原有设计扭曲落地,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与管理者的初衷背道而驰。

从安全角度看,这样做隐患无穷;从管理角度讲,员工“停滞不前”的思路,不利于企业提效升级,这种后果在现如今这个“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”的大经济环境下尤其明显。

我的经验是:表明管控的意图和范围,千万不要扭曲落地。

最后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感受。创业当老板不容易,在中国当老板更难,在现今的经济形势下做中国老板、并且能让企业屹立不倒,的确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。

“管理、科技和资本”,其中“科技”是很重要的一板斧。作为面向未来的老板,需要不断充实自身的技术知识。“科技”是生产力、更是“管理力”。当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遇到内部阻力,一把手可以了解情况,站在企业角度理性分析利弊,相信自己的判断。